仲氏想起女婿对亡妻的痴情不悔,便也明白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太正常不过。人都死了这么些年,他还念念不忘,更何况活着找回来?为了弥补前妻在外受过的苦楚,也为了给儿女一个交代,这正妻之位定然要物归原主。如此,女儿的存在就十分尴尬了,有良心的或许会给她一个平妻之位,没良心的,譬如赵陆离,不就将她送回家了吗?
「可你刚封了诰命啊!他要与你和离便得见官,岂能如此草率?不行,我得把你爹爹找回来,去侯府讨要一个说法!他们欺人太甚!」仲氏一面气得肝疼,一面又放下心来。只要和离不是女儿的过错,不会有损她闺誉便好,否则族里那些老儒生说不定会打上门来要求溺死她。
当然,眼下女儿遭遇如此不公平的对待,她也没指望族人能替关家出头,不说些落井下石的风凉话就算不错了。
「已经见过官了。」关素衣取出盖了官印的文书,叹息道,「娘,咱们不跟侯府闹,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便罢。我饿了,您陪我吃一顿好的。祖父在哪儿?我还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呢。」
「你祖父喝了药刚睡下。咱娘俩儿先合计合计说辞,再慢慢告诉他,免得他受不住。当初赵家来提亲,我就觉得这门婚事不妥当,如今果然。」仲氏得知事情没有转圜的余地,这才带领女儿回正厅,竖起一根食指低语,「嘘,别大声说话,你堂妹也正睡着呢。」
「哪个堂妹?」关素衣走到厅里一看,果见一名四五岁的小姑娘蜷缩在软榻里,小脸苍白,身体瘦弱,眼角还挂着泪。
仲氏轻轻替她拢了拢被角,叹息道,「这也是个苦命的孩子,被家中下人抱了抱,又给了一块糕饼吃,偏叫你二叔公撞见,说她不懂规矩犯了女戒,竟关在柴房里几天几夜,打算活生生饿死她。我得知此事跑去劝阻,嘴皮子都说破了也没能让你二叔公回心转意,只好买通下人,悄悄把她带回来。这不,她前脚刚进咱家的门,你后脚就回来了,这可真是苦命人遇见苦命人啊!」
「娘您偷着把她带回来,就不怕二叔公找您麻烦吗?」关素衣拧眉。
「找便找吧,这好歹是一条人命,我既然得知此事,哪能放着不管?你祖父也是这个意思,让咱家养着这孩子,再不送回去。你二叔公是个贪财如命的,他若是找上门,咱家就送他几百两银子,把孩子买下来。」
关素衣爱怜不已地摸摸孩子枯黄的头髮,低声道,「那她从今往后就是我的小妹妹了。她今年多大?我怎么从未见过?叫什么名儿?」
「她今年五岁,名叫关渺,是你二叔公的庶孙女,其母早丧,落在你婶婶手里能得什么好,素来不当人看的,也从不带出来见客,你当然不认得。他家唯关文海最金贵,其余几个儿女竟似捡来的一般。」仲氏慨然长叹,「你是没见着她刚来的情形,饿得眼睛都睁不开了,我和明兰她娘掐住她的下颚,往她嘴里灌粥水,却又不敢让她多喝,怕坏事。就这样隔一会儿灌两勺,隔一会儿灌两勺,这才让她把气喘匀,倘若再耽搁一天,指不定就去了。她才五岁,也没招谁惹谁,不过是下人见她长得可爱,抱一抱,喂一块糕点而已,何至于判她死罪?自从皇后娘娘写了《女戒》,城里这些老儒生闹得越发不像样,今天溺死这个,明天饿死那个,但凡女子坏了一丁点名声便喊打喊杀,绝不宽恕。皇后娘娘哪里是在修德,而是造孽啊!她写的《女戒》不是在教诲天下女子,而是在摧残天下女子,所以你和离归家,娘才会那般失态,娘是担心你也坏了名声,往后不能活了。」
仲氏悲从中来,难免又哭一场。
关素衣拉住她温言软语地安慰,心里却产生了一股深深的怨恨,并非是衝着那些伤害过她的人,而是如今这个世道。明兰得知消息急忙赶回来,抱住主子也是一顿嚎啕大哭。
作者有话要说:吃了仆人给的糕点就被饿死这件事,我是从《万历野获编》里看到的,主人翁是大清官海瑞及其女儿。
这件事的真假如今已不可考,但当时礼教森严,父权崇高,对女子的束缚十分严格,类似的事并不鲜见那是肯定的,否则也不会传下那么多陋习,譬如浸猪笼、裹小脚什么的。
我顺嘴解释一下,免得你们认为我写得太夸张。